绵阳新闻网讯 8月3日,记者从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从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结果看,8月我市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主要致灾因子为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市减灾委提醒各地各部门,需防范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交通运输、通信电力、危化品生产、非煤矿山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造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可能发生的灾害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
从气候趋势预测情况看,预计8月我市平均气温27.5℃左右,较常年同期偏高2℃左右,平均降水量170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偏少2成左右。预计8月将有4次降水天气过程,6-7日,小到中雨,局地大雨;10-12日,小到中雨,西北部大到暴雨;19-21日,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25-27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对此,市减灾委提醒各地各部门,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风险,预计8月我市涪江流域主要江河最大流量较历年同期均值持平或略偏大。8月为涪江主汛期,需密切关注实时水情信息、短期洪水预报和水情预警信息,加强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遇有情况及时果断处置;病险水库、病险水闸、河道式水电站、在建水利项目施工现场及营地等度汛隐患排查整改需要持续加强,要严密防范暴雨、洪水、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防范干旱灾害风险,预计8月我市东南部地区因较常年降雨减少,可能出现旱情,需加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管理,增加水利设施蓄水,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水,降低干旱危害。
防范地质灾害风险,预计8月我市区域性、集中性、突发性暴雨天气频繁,极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地质灾害,特别是沿龙门山断裂带分布的北川、安州、江油、平武等县(市、区)地质灾害易发、频发。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1553处,各地各部门要明晰隐患点、动态掌握隐患情况,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医院、场镇、景区、农家乐、聚居点、政府办公场所、重大公用设施等场所,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要加强日常巡护和监管;对靠山靠崖、临河临坎、削坡建房等地要加强防范,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等预测预报和会商研判,必要时有序指导群众撤离避险;对在建工程、工矿企业、工棚营地等重点区域要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消除风险隐患。
防范城市内涝风险。城市内涝风险主要在城区内地势低洼区域、汇水面较大区域、自动化泵站抽排服务区域。自建房特别是CD级危房管控、地下商场车库、建筑工地营地和燃气等老旧管道改造,在防汛应对上尚有薄弱环节,应加强清淤疏浚和洪涝联排联动,严格防汛值班和易涝点值守,做好排水设施设备检修和应急发电设备保养测试,扎实做好城市内涝防治相关工作。
防范农业生物病虫害风险。8月,我市需全面落实稻瘟病、稻曲病、水稻螟虫、玉米螟和豆荚螟监测防治工作,做到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对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草地贪夜蛾和玉米粘虫,要持续做好监测预警,落实好应急防治准备。同时,加强高温高湿天气以及汛期异常情况下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和重点人畜共患病源头防控,筑牢疫病防控屏障,强化大清洗、大消毒和监测排查,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严格动物卫生防疫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绵报融媒记者 谢艳)
编辑:李志